佳片分享 | 值得一看的心理相关电影
心理学是人性的科学。那些优秀的电影中体现出的心理学是让这些作品动人的核心。今天为大家带来两部优秀的心理学相关电影推荐:托德。
01
《小丑》
在哥谭市的一个小角落,住着亚瑟和他精神失常的妈妈。亚瑟是一名饰演小丑的演员,他的工作就是穿着戏服,在大街上或者医院里为人们表演滑稽的杂耍。他的妈妈从小就告诉他,要为人们带来欢笑。所以直到现在,亚瑟都深深坚信着为人们带来欢笑的重要性。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可能是终身的。后面的情节也证实了这一点。
但事实是残酷的——为别人带来欢笑的亚瑟,常常遭到未成年小混混的群殴,还因为朋友的出卖丢掉了工作。作为哥谭市最底层的存在,社会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欢笑。
亚瑟同时患有一种病——他会经常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大笑,是生理性不可控制的。因为这个病,他遭到了许多人的白眼。他在公交车上想逗小孩子笑,却因为不可控地大笑,让孩子的妈妈对他言语讽刺、避之不及;在地铁里,他遇到三个穿着西装的男子正在调戏一个女人,他紧张地大笑,惹来了那三个男人的注意。三个男人对他恶语相向,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拿枪杀了那三个人。这这时,亚瑟身体里的小丑正式被释放。
亚瑟不是没有做出过努力。他一直去看社区的心理医生,也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理状况。我们合理推测,亚瑟患有妄想症,妄想症属于精神分裂或思觉失调类群疾病。进一步诊断,小丑所患疾病属于妄想症亚型中的钟情妄想型与夸大妄想型。大笑可能是妄想症并发症的一种异常行为。
在钟情妄想症里,患者会妄想另一个人爱上了自己。关于这种妄想的对象常是地位较高的人(小丑的母亲对韦恩的妄想),但也可以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小丑对女邻居的妄想),努力与妄想的对象取得联系是常见的(小丑的母亲不断给韦恩写信,小丑直接在幻觉里和女邻居产生联系)。
在夸大妄想症里,患者会认为自己有某种伟大天赋才能或是洞察力(小丑认为自己是天才脱口秀演员),个案可能妄想自己与某位名人有特殊关系(小丑妄想自己在节目上发言,并且得到了心中崇拜的主持人莫瑞大力认可),或者自己变成了名人。
另外,小丑的心理医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政府并不在乎你们这样的人,还有我们这样的人。”这里也显示了社会对公民心理问题的忽视。不是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对于心理健康的保护。
最后,小丑杀死了心理医生,也就说明亚瑟彻底死了,而他身体里的小丑已经完全掌控了他。小丑的生涯第一次变得“有意义”了起来。
02
《密阳》
写这篇电影推荐落笔之前,心中回荡着一句话:人的一生就是不断面对伤痛,缺憾,丧失而自我救赎的路途。 至此, “秘阳”这个片名已经出现在我脑海中。电影名乍一看不知所云,但是英文翻译给人更多理解的空间 “secret sunshine”:秘密的阳光。影片讲的是单亲妈妈申爱在丈夫车祸去世后,带着小儿子回到丈夫的故乡小镇秘阳打算重新开始生活,然而生活的不幸与命运的捉难却并未停止。
电影开头,申爱的车抛锚在开往秘阳的公路上,她只能焦急的等待修理工到达。这里导演给了一个十五秒的镜头,一动不动,迎着车窗外的阳光。炙热,强烈,晃得人睁不开眼。
这阳光仿佛已经预示了即将笼罩吞没申爱新生活的所有遭遇。
申爱说自己是来秘阳生活的,可是小镇的生活其实和她格格不入。她在小镇上开了一家钢琴培训班,但是学生并不多。邻居送给她一本圣经,揭开她不想示人的伤疤。
可是申爱都忽视了这些细节,一味跟人们也是跟自己说,我是因为思念丈夫而来到他的故乡生活,我喜欢这里。弟弟的质问终于让人看出一丝端倪。
原来死去的丈夫曾经出轨申爱,可是申爱却依然十分思念他。再加上种种细节,终于看得出,申爱其实是在自我麻痹,逃避痛苦。毕竟比起失去一个并不爱自己的不忠丈夫,假装丈夫只是车祸去世留下相爱的妻子与思念要让人好过一些。
而申爱接下来面对痛苦与创伤的方式背后的逻辑也都相似。儿子被残忍的杀害后,痛苦至极的申爱拿起了她从不相信的圣经,开始信仰基督教,并为所有的不幸找到了解释,都是上帝的意思。
申爱甚至决定去当面宽恕那个杀人犯,以换取自己内心的“救赎”,却当面听杀人犯说 “自己也信仰了上帝,已经被上帝宽恕。” 那一瞬间,申爱觉得自己被上帝彻底背叛了,而自己真切的痛苦和感受都被封住了。她其实没有原谅任何人,没有停止心痛,没有停止悲伤,一刻都没有。于是申爱开始了她对“上帝”疯狂的报复。
整部片子最动人由心疼的,就是申爱彻底释放了内心痛苦和悲愤的部分。这部影片其实不是所谓的“反宗教”片,而是真真实实的在讲述一个人经历严重的创伤后,自我救赎的过程。前面的借口,隐忍,伪装,自我欺骗都没能真正让申爱平静半分,而她真正要面对的,是要承认与接受那些不幸,直面自己已经残破不堪的生活。她可以与那些痛苦和愤怒共生下去,不必原谅任何人-- 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解脱和自我宽恕。
而最后,她能否找到平衡,找到那缕秘密的阳光 — 从头再来,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力量?希望你们自己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