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梳理一下人生中的各种关系

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 | 梳理一下人生中的各种关系

昨天忽然火了一个奶茶的梗,一时间朋友圈各种奶茶出动,如果你还没时间get这个知识点,我把它贴在下边了。

实话说,昨天奶茶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火起来的,确实是近期少数几个让人感觉到温暖的梗。

所以,小编决定今天给大家泡一杯一杯心理学奶茶,希望也能温暖到你。

配料:水、牛奶、茶叶、糖、珍珠

水溶万物,不可或缺,决定奶茶的基调,心理学适合水这一角色的莫过于家庭关系;

奶主醇香,细腻浓厚,决定奶茶的口感,适合这一角色的是朋友;

茶叶微苦,也让人清醒,决定奶茶的风味,这个角色给到创伤;

糖为调剂,讲求适量,决定奶茶的口味,我们把它给到爱人;

珍珠Q弹,相对独立存在,决定奶茶的层次,当然是给到自我。

所以这杯奶茶的名字叫做:心理学中的关系。

没错,我们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怎样从人生的各种关系中不断进化为更成熟的自己(成为一杯美味的奶茶)。


水:自我跟家庭的关系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原生家庭,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但阿德勒也告诉我们,人有一种天然的“向上意志”,缺陷会让人产生自卑,但也是人的原始动力。之前我们介绍过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主人公的经历很好地阐释了这种向上的力量。

如果专注本公众号比较久的话,应该能感觉到小编对原生家庭的态度:对原生家庭的讨论应该用以减少对下一代的伤害,而不是增加对上一代的仇恨。

心理学是一门让人更幸福的学科,由于精神分析的广泛传播,在大家眼里,心理学成了一门分析科学。

精神分析执着于童年是希望通过对童年经历的分析找到行为的延续性,帮助找出问题根源,方便解决问题。所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环节。

现在我们提到原生家庭,多少有一种父母皆祸害的意思,这一定不是研究原生家庭问题的初衷,而且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

原生家庭问题之所以能广受关注,是我们本能地想要给自己遇到的问题找一个原因,跟前科学时代相信神迹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用以完善内心的秩序,找回控制感。

但找到原因,并不总是对改善现状有利,这也是行为主义和机能主义兴起的原因。很多时候改变这件事儿在找到原因的那一刻就停止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六点起床的时候,总是能在这时间前后醒来,但如果是前天晚上定了闹钟,而闹钟没响,多半会睡过头。

这其中就是蔡加尼克效应在起作用。

蔡加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这里是完成欲得到满足,而非事情真正得到解决,所以很多问题得到一个解释的时候在我们心中就完成了闭环。

对于关系模式的问题也是这样,当你给错误的关系模式找到了一个原生家庭这样完美的理由,完成欲便得到了满足。再加上,童年、原生家庭都是既定的现实,我们没办法穿越回去,也没办法改变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事情到这里闭环了,但无解。

错误的关系模式不会和工作任务一样有deadline,过去就过去了。不健康的应对机制会在不同的场景下反复出现,如果每次都将问题外归因到家庭身上,无异于扬汤止沸。

事实上遇到问题可能不是问题,但逃避问题就会是大问题。据调查,完全心理健康的人,大概只占人群中的12%,但更多人依然在积极为自己的问题寻找出路,不断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原生家庭的问题,这里确实藏着你的过去,但不决定你的未来。

就像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试图告诉我们的:你拥有天然的向上意志,哪怕有一个需要一生治愈的童年。


牛奶:跟朋友的关系

友谊的本质是相互看见和支持。

我们需要朋友,尤其是身处困境的时候,朋友的支持是重要的心理资源。但事实上这个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独孤,我们看到很多后台的救助都是:我遇到了问题,但不知道该跟谁说、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被别人喜欢,不知道怎样才能交到朋友。


被别人喜欢和接纳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这里我们谈谈人际交往中的一个误区:优秀=被喜欢。

有一句话叫,优秀到没朋友。这并不只是一个玩笑,你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人,那个最受欢迎的人和那个最优秀的人是否是同一个人。

很多时候往往不是这样,并不是优秀跟被喜欢相冲突,而是它满足的不是对方的需求。一个人优秀和强大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但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原则是,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所以,很多关于人际关系的书都会告诉大家,要不带目的的赞扬别人,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很多时候,太过优秀的人会让周围人感觉到有压力,进而让对方感觉到自我价值的降低,如果同时再加上骄傲,那很大程度上这个人不会太受欢迎。

但优秀的你也不要灰心,你还有一个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心理学上有一个仰巴脚效应,说的是,相比起不优秀不犯错、不优秀犯错、优秀不犯错的人来说,优秀但会犯些小错误的人会更受欢迎。

这是因为,在优秀的光环下,偶尔犯的小错误让人们觉得更容易亲近,也更可爱。所以,已经很优秀的你不要将自己伪装成完美,偶尔犯点儿小错,偶尔提个小要求,你会更有魅力。

总的来说就是让自己成为一面带滤镜的镜子,让别人看到更好的自己,同时收起完美的伪装,让别人看到真实的你。


茶叶:跟创伤的关系

这是这几项里面唯一不是人的东西(我真的没有在骂人)。它确实重要到值得单拎出来放奶茶里。

小编从不认为要感谢创伤,但创伤不一定总意味着灾难。

由于大脑以节省资源为准则的信息处理方式,使我们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

比如,前面提到的,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不对就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其实父母之外的重要他人也完全会影响你的关系处理方式,你不只是父母的翻版)、被批评是因为自己不好(更多时候是自己没做好而已,上升到能力不客观)、考不上大学一定没有好的未来(大学也就是近百年的事情,是捷径但不是唯一的路,一叶障目很可怕)。

对创伤的灾难化认知也是如此。

在心理学的体系之下,之所以会谈创伤色变,基本上是将创伤都跟习得性无助联系在了一起。每个人都会有创伤,这不是不幸而是一项必需品。

我们从大ego,从全能自我,走向现实自我也都是伴随着创伤而来。所以才会说成长是痛苦的,才会有人不想长大。

树木在受伤的地方会更坚硬,肌肉变强壮的过程也是肌肉纤维断裂的过程。心理也一样。

下次再反刍自己成长的创伤时,坐下来告诉它:我已经长大了,会照顾好那个被你伤害过的孩子,而你永远只能停留在昨天。

郭德纲有段流传深广的话意思是,人还是需要经受点儿磨难,如果一生没有风浪,没准儿在60岁的时候别人瞪他一眼,死了。

想象在鼓励教育盛行下用以纠偏的挫折教育,也是用来帮助孩子更好成长,这样看,它们是不是就不那么面目可憎了。


珍珠:自己跟自己的关系

这里我们谈谈自我接纳的问题。

就像我们需要承认不是每一位父母都爱孩子一样,也需要承认不是每一个人都爱自己。

你有给自己挑毛病的习惯吗?你有想要成为别人的冲动吗?你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吗?

如果有,想想看你是真的爱自己吗,或者你会这样对待自己爱的人吗?

我们都希望父母无条件地爱自己,都希望真实的自己能被接受和喜欢,但往往最不能接受自己的就是自己。

关于自我接纳的文章会告诉我们:自我排斥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内耗,相当于猛踩油门不挂挡,不应该把精力用在跟自己对抗上。

可往往道理都懂,事情发生的时候还是习惯怨恨自己。

自我接纳是一种自动化模式,像习惯和情绪一样,不归大脑逻辑部分管,所以你看了再多道理,再知道它的重要性,也不意味着能说服自己。

这里也不建议一定要逼着自己接受自己(做不到,反而会产生新的问题),你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吸收一些能量。

也就是在接纳自己之前,先处理好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与朋友、爱人和挫折的关系,让自己生活在一个正向反馈的环境中。等到赞许的能量积攒足够多,你自然就接受了自己。

慢慢来,别着急。

整篇的内容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如果你已经长大了,就把人生的权利交给自己,虽然期初很辛苦,但却是通向成长的唯一路径。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送给你,秋天快乐!


上一条:数字难民的生活有多难 下一条:孩子叛逆到想轻生,该怎么办

关闭